姓名:张清江

籍贯:山东枣庄

获得学位:2008年获哲学学士学位(中山大学)

           2013年获宗教学博士学位(中山大学)

工作经历:2013.8-2015.1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思政部教师

           2015.11-2018.10 抢庄牛牛-抢庄牛牛规则 特聘副研究员

           2018.11-2024.4  抢庄牛牛-抢庄牛牛规则 副教授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4.4至今  抢庄牛牛-抢庄牛牛规则 教授

 

研究方向:儒家宗教问题、中国宗教与社会

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
承担项目

1.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宋代理学家祠祀信仰研究”,起止时间:2022-2027,在研。

2.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“信仰、礼仪与生活:以朱熹祭孔为中心”,起止时间:2016-2018,已结项。

3.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“思想史视域下的朱熹四书诠释:以鬼神和生死为中心”, 起止时间:2017-2019,已结项。


代表性成果

1.《信仰、礼仪与生活:以朱熹祭孔为中心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20年。该书获评第十届广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、儒家网2020年度十大好书(思想学术类)。

2.《朱熹“如在”诠释的哲学维度及其精神蕲向》,《哲学研究》2023年第6期。

3.《礼仪、信仰与精神实践——以朱熹祭孔“礼仪-经验”为中心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20年第2期。

4.《理学话语建构中的“魂魄”与“心灵”》,《中国哲学史》2023年第3期。

5.《理学生死论辩中的性、形与气:以朱熹对张载“水冰”比喻的批评为中心》,《中国哲学史》2018年第2期。(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哲学》全文转载)

6.《鬼神何以“体物而不可遗”?——以朱熹的诠释为中心》,《哲学与文化月刊》,第48卷第3期,2021年3月。

7.《遭遇先圣:析朱熹祭孔仪式中的情感经验及其意义》,《哲学与文化月刊》,第45卷第1期,2018年1月。

8.《宗教学视域下的儒家仪式经验研究:方法论的反思与实例》,《哲学与文化月刊》,第44卷第2期,2017年2月。

9. 《“幽明一致”中的自然与教化》,《现代哲学》2023年第1期。

10. 《朱熹“祝告先圣”及其诠释学意蕴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 2022年第4期。

11. 《祷是正礼:朱子学视域下“祷”的哲学基础及其精神意涵》,《孔子研究》2023年第6期。

12.《“子不语”的解释世界:在经学与理学之间》,《人文杂志》,2018年第8期。

13.《祭祀的“理”与“教”:从朱熹晚年两封论学书信说起》,《安徽大学学报》, 2017年7月。

14.《民国广州基督徒知识分子与基督教中国化的努力——以钟荣光、张亦镜为例》(与李兰芬教授合作,第二作者),《开放时代》2017年第3期。(人大复印资料《宗教》全文转载)

15.《向先圣祈祷:比较宗教学视域下的朱熹“祝告先圣”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16年第2期。

16.译著《斯宾诺莎的自然法革命》,坎普斯著,张清江译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2年。

17.译著《立法与德性:柏拉图法义发微》,林志猛编、张清江等译,华夏出版社,2019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