禾田讲座系列预告 | 朱良志教授《文人艺术的精神义脉》六讲
主讲人简介
朱良志,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、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,浙江大学兼职教授,曾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,中华美学会副会长,主要从事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哲学研究,出版有《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》《真水无香》《南画十六观》《石涛研究》《八大山人研究》《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》《四时之外》等著作二十余种,发表《不入四时之节》《中国艺术中非时间的“古雅”观》等学术论文两百余篇,曾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、中国美术奖、中国文联学术研究特等奖、吴玉章优秀学术成果奖、张世英美学哲学奖励基金学术成就奖等。
讲座信息
讲座说明
艺术文献,既包括文字文献,又包括图像文献,图像与文字两种文献的互证,看中国艺术观念的发展,看美学思想的滋蔓。
第一讲通过《诗家一指》中《二十四品》的“高古”一品,来谈“超越无限”的思想,侧重在极限中超越知识的思考;第二讲选择宋元以来文人艺术中最为典范的艺术家倪瓒的《容膝斋图》,来谈寂寞荒寒的审美理想,也就是在生命的最低点中思考生命价值的问题。前者是超越“大”——无限的羁縻,后者是挣脱“小”——有限的执着。
第三和第四讲涉及明末两位极具个性的学者、诗人对艺术本质问题的思考。第三讲以王思任的《媚樵亭记》为引子,侧重从文人园林的分析中,谈走出象征沙漠的问题;第四讲以恽向的一套存于上博的山水册页谈起,谈传统艺术哲学关于形式空间的思考。
最后两讲主要谈八大和石涛。这两位艺术家对艺术问题的思考有深度,有价值。大旨相近,角度不同,颇有趣味。第五讲从八大藏于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的一套22开册页谈起,主要“兴”,这真实的生命感动。第六讲从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石涛《狂壑晴岚图》谈起,论述他的“一画”哲学中所包含的“任真无所先”思想。
本次讲座主要从具体作品的“细读”中谈问题,涉及文献的真伪、文本本身的内涵,并侧重从思想哲学发展的大背景来寻绎其理论脉络,由此构成我对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观念中一些基础问题的粗浅看法。